《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规定,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而言,它是报告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的总和,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根据《美国物流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物流成本核算普遍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即: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也是物流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2000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达9000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以上,有超过1000家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大体保持在11.4%-11.7%范围内;进入21世纪后,这一比例有了明显下降,由11%以上降至10%以下,2010年达到了8.27%。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现代物流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物流热持续升温,发展势头迅猛。但对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基本上处于较模糊的阶段,距离发达国家物流发展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高达17%以上,高出美国2倍以上(见表1、表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中国物流运输成本是逐年增长的,由 1996年的7633亿元增至2010年的3832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36%。而同期美国则由1996年的467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7660亿美元,但其中有增有减。从运输成本占GDP的比例看,中国为10%左右,而美国为6%左右,总体高出4个百分点。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中国物流存货持有成本总额是逐年递增,由 1996年的5109亿元增至 2010 年2404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 12%;而同期美国的物流存货持有成本由1996年的303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396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仅为2.5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物流存货持有成本很高,且年均增长速度高出美国9-10个百分点,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存货数量多,导致资金占用过高;二是存储设备技术落后,且存储企业分布不合理;三是仓储场地利用率低,利用率在90%以上的公司不足30%,大量的闲置仓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中国存货持有成本占GDP 的比重较突出,年均高出美国大约4%。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中国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996年2250亿元增至2010年的86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 10.2%。而同期美国的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由1996年的31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37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3 %。从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占GDP的比例来看,中国为3%左右,而美国为0.35%左右,总体高出2.5个百分点。虽然两国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占GDP的比例年均差额不大,但是总体来说,中国企业管理水平与美国的差距还很大,中国物流行政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导致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中国物流总成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996年14993亿元增至2010年的7098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 11.9%。而同期美国的物流总成本由1996年的801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1209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3%。从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来看,中国为17%-21%,而美国为8%-10%,总体高出2倍以上。
综合以上对物流总成本及各组成要素成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重虽稳中有降,但仍处于高位运行,在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虽然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但中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不高、设施能力不足、整体实力较弱、管理水平滞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确实存在,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牢固树立现代物流理念,才能激发各类人员降低物流成本的自觉性。首先,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即从流通全过程的视角来降低物流成本,整合各项物流活动以实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对企业来讲,要通过发挥物流部门和其它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来降低物流成本,还可以通过发挥物流功能要素的协同效应来降低物流总成本。其次,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企业员工对物流成本管理方式的理解和配合是保证物流成本管理顺利开展的基础和条件,要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各流程节点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业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第三,建立健全降低物流成本的管理体制。要从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设置特定的物流管理机构,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要理性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切入点。
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可能提供全方位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从而产生规模效益。因此,应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鼓励物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股权置换、合资合作或组成联盟,实现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物流企业,经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经营网络,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
现代物流较根本的特征就是物流服务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化通信网络和电子设备替代交易过程中纸介质信息载体的存储、传递、统计、等环节,才能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并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目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物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尽快建立以数据交换系统为核心,具有供应链管理、业务协同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的普及和应用,实现物流企业与客户共享资源,实现物流电子化。
加快转变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进绿色物流发展,引导物流企业加快选用节能环保车辆、新能源汽车和物流设施;加强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优化运输组织,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扶持发展集装单元技术,积极推广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加强绿色物流评价,运用政策杠杆调动企业节能环保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所需的应急物流,尽快形成应急物流体系。通过开展回收物流、逆向物流,优化废弃物、返退货的收集、运输、循环利用、最终处置方法,加快构建低环境负担的循环物流系统,降低物流成本。
近几年,中国相应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订有一定的滞后性,未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因而,制订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是中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和整顿不合理现象的要求。另外,要实现物流的现代化,必须首先实行物流的标准化。当前中国物流各部门的非标准化行为仍然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造成了物流成本的上升,严重影响了物流活动的正常进行。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要求,增强竞争优势,应当采用国际标准,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现代化。
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建立科学系统的物流人才培养、管理、使用体系,促进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体系。因此,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擅管理的专业高端物流管理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学历教育发展,加强物流人才开发,积极培育高级物流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物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支持物流领域行业组织的发展,引导物流行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反映在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获得客户持续满意的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对市场信息的把握程度和反应速度上,通过对市场先机的把握去创造更大的需求市场.这就是积极的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最终表现是价格,价格竞争的本钱是成本,成本下降的空间取决于物流成本。物流降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这个利润源如何凸现。
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库存/运送成本、运输成本、发代方面的费用(货主费用)和管理费用,其中:库存/运送成本:利息、仓储、税收、折旧、残损、人力和保险费用;运输成本:货运成本(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管道);货代方面的费用(货主费用);管理费用:ax(库存成本+运输成本,a为一常量,其取值范围视具体情况而定)。
企业的物流成本由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和废弃物物流子系统中的显性成本(固定成本)和隐形成本(变动成本)构成.显性成本存在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具体的基础设施、设备资源和运作过程中,隐形成本存在于由于物流运作不畅导致的库存费用增加所形成的资金利息成本、库存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和市场反应慢的损失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货物损失和损坏的成本。
啤酒行业作为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久远的行业,其发展速度却并不亚于很多传统行业。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日常休闲娱乐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选择啤酒作为消遣的饮品。但随着我国粮食价格水涨船高,啤酒行业的利润也在受到严重挤压。同时,由于啤酒作为一种运输成本较高的商品,其运输成本能否有效进行控制,成为啤酒企业在竞争中谋取发展,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啤酒企业都采用物流外包为主,自助物流为辅的方式进行物流管理。在啤酒企业临近的地市,啤酒企业对于散装啤酒进行自行的物流运输管理,而对于距离较远的地市区啤酒市场啤酒供应,则大多通过外包物流的方式进行啤酒运输。目前,啤酒企业的物流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物流管理作为其成本链条中可以有效控制的环节对啤酒企业的成本把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啤酒行业的物流管理涉及到了啤酒的包装物选择管理、自主物流的车辆采购或租用、外包物流公司的选择和控制等内容,只有在以上几个方面都有效完善,才能保证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可控,企业利润水平保持稳定。
目前我国啤酒行业中大多数企业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管理还停留在对于原材料成本管理把控方面,而忽视了作为成本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我国啤酒行业中除了几大巨头啤酒企业外,其余的啤酒生产企业对于物流管理的随机性较高,对于企业购进用于进行物流运输的货车或者租用的货车数目都并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主要根据管理人员的随机要求进行。这种粗放式的对于啤酒行业物流成本的管理控制无疑导致企业很难有效估算物流成本并进行不必要成本开销的剔除。同时,由于啤酒行业的管理人员大多并非专业从事企业管理的人员,因此不了解企业物流对于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即使啤酒行业的管理人员是专业管理人员,但因为企业需要管理的事项较多,物流成本因其变动较小而很难受到重视。利润,RB啤酒生产企业主要从事简易菠萝啤的生产销售,该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目前为新聘请专职从事企业管理的人员。由于近些年来,该企业的原材料菠萝和啤酒花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因此该企业的主要理者的成本管理精力主要放在了原材料价格管理和库存管理上,几乎没有对物流进行规范化管理。随着该企业的业务不断扩张,自主物流水平跟不上业务拓展步伐,该管理者在并未对企业运力及外包物流进行有效调查后,便做出了采购10辆大型货车进行自主的决定,该企业在采购货车后,却发现货车无法都投入物流运输中,造成了一定的资金浪费,也提高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
啤酒企业生产的啤酒均为液体产品,因此如何对其进行包装将直接影响到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及成本等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在啤酒如何包装及包装物的选择方面过于单一,并且在如何进行大型打包时,对于包装物的浪费现象较为多见。由于啤酒的包装物可以分为一次性计入产品成本的包装物和需要周转使用、重复利用的包装物。因此,如何对包装物的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并且进行综合利用是啤酒企业需要重点管理的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啤酒企业出现了包装物浪费严重及包装物质量或者体积过大,造成运输成本急剧上升。这就需要啤酒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例如,H啤酒企业主打高端啤酒的生产销售,该企业计入产品成本的包装物为易碎玻璃,因此作为该企业进行周转使用的包装物需要较为厚实以减小啤酒制品出现破损的概率。因此该企业选择使用泡沫塑料作为周转包装物,但是由于泡沫塑料密度较小,因此占用较大体积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同时泡沫塑料包装物在装卸时容易破碎,难以循环利用,造成物流运输成本偏高。这都是在该企业未进行包装物管理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
目前,大多数啤酒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并不重视对于企业物流成本的把控。物流成本除了包括运输成本还包括仓储成本。现行啤酒企业在进行啤酒包装及仓储时,并未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啤酒的包装及储存采用较为简单随意的方式,造成包装物的浪费及仓储空间的浪费。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啤酒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方法不够先进。最大化单位货车的运输能力并最小化单位啤酒产品的仓储空间应成为啤酒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只有细化运输及仓储环节中的内容,才能促使物流成本下降,最终提升啤酒企业的利润空间。例如,M啤酒企业生产的啤酒主要供应到该市的中小型餐饮企业,因此生产的啤酒以散装居多。由于路途较近,该企业并未将企业的物流运输进行外包,而是由本企业自行购买货车完成配送货物。但是由于该企业的啤酒包装物为原型塑料桶,桶的下侧出料口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因此在运输时空间利用度较低。随着企业利润不断受到压缩,该企业最终决定改变落后的管理状态。聘请了专业的包装物设计师进行重新设计,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促使单位运输量增加,单位仓储面积也减少。这无疑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促进了企业发展。
想要有效把控啤酒企业的物流成本,啤酒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于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并进行积极改革。目前啤酒企业对于物流成本主要通过粗放型管理进行把控,这使得啤酒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空车运输、仓储占地面积过大等不良现象频频发生。啤酒企业可以学习其它行业在物流方面的先进经验,但切不可照搬其他行业进行物流管理的模式,这是因为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特点,照搬经验可能反而会对企业正常物流运输带来较大伤害。优化物流成本控制流程也需要企业引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对企业正常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进行严格要求和安排。同时需要加强对于企业内部从事物流运输的员工培训,提高其合理利用运输车辆及仓储空间的能力,当企业出现新的运输问题时及时进行汇报,以防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输发展。除此之外,啤酒企业还需要加强对于管理层有关物流运输的培训,制定合乎企业现状的物流运输制度,对于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物流成本进行及时追踪,并落实责任人,增强公平的原则。而对于因自主物流而购进的大货车其维护维修费用、油耗费用及停车费用等都需要进行限额监控,并对其物流配送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用车成本,最小化企业的物流成本以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2、啤酒企业需要加强对于啤酒包装物的控制管理
啤酒企业除了提高对于物流成本控制的水平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对于啤酒包装物的控制管理来有效控制啤酒企业的物流成本。啤酒包装物事关啤酒的生产成本还和企业运输成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包装物可以循环利用时,包装物的重量、体积及自身质量都直接影响到运输成本的高低及仓储成本的高低。因此啤酒企业可以选择保护性强,成本较低,体积较小且不易损坏的材料制造加工成啤酒循环性包装物,这样可以减少在运输途中所占体积和重量,也可以延长包装物的使用寿命。其次,啤酒企业还可以聘请设计师及专业的材料师进行一次性计入成本的包装物设计以降低包装物成本并在不改变啤酒原规格的情况下减少运输成本及仓储成本。使用较为轻便且价格较低、牢固性较高的材料制作一次性计入成本的包装物是啤酒企业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而争取做到的。而使用牢靠且保护性强,不易损坏的循环性包装物也是啤酒企业控制物流成本所需不断努力的。
啤酒企业想要有效控制自身的物流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还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物流成本管理理念的方式进行。由于啤酒企业无论是购买原材料还是进行产品销售配送,都需要较为可靠的物流运输,因此如何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成为了啤酒企业需要直面的问题。现今,大多数啤酒企业的自身物流成本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甚至很多啤酒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物流运输成本会对企业利润产生重要影响。但实质上,在物流运输成本不断攀升但基本可控,而原材料成本波动幅度较大很难准确把握的今天,有效把握物流成本便可以赢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啤酒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物流运输制度对当前物流运输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只有逐步重视物流运输环节才能确保包装物材料拥有较好的辅助运输作用、运输环节的空车现象较少出现及仓储环节的占用面积过大的现象逐渐减少。而作为啤酒企业的管理层更需要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只有做好自我教育才能不断加强企业员工对于控制物流成本的意识,才能将控制物流成本落实到日常的生产经营中来。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内容,许多企业力求降低物流成本来提高利润,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系统的对物流各组成部分、内部日常物流活动、供应链上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管理。为解决上述问题,许多企业引入了目标成本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以期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及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关注市场,注重将基于客户需求分析的物流目标成本转化为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中面对的竞争约束,从而明确各环节物流成本,增加物流成本管理的柔性。然而,就目前的实践情况来说,尽管已有许多企业成功使用目标成本法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但仍然有许多企业对目标成本法的理解和使用存在诸多问题。
经济危机后,物流各环节费用的节约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备受企业关注,部分企业甚至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目标成本法作为一种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综合方法,因其能够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与协调,已被众多国外企业成功使用,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美国的Boeing、Eastman Kodak、DaimlerChrysler、H. J. Heinz Pet Products和Texas Instruments。但对其他企业来说,由于目标成本法的设计思想与传统成本管理的设计思想截然不同,对目标成本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实施的过程出现了许多问题。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又陷入单纯的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而管理物流成本的困境中,这种状态的持续使其竞争地位进一步恶化。
1. 盲目采用目标成本法。决策者没有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仅为了尝试新方法而引入目标成本法。由于企业缺乏专业人士、沟通机制不完善、历史物流成本数据不足等原因,最终目标成本法的作用和优势未得到发挥。因为目标成本的制定和落实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和部门的参与,此外,企业除了具备优质的基础环境,包括良好的管理气氛、扁平的组织结构、先进的信息系统,还要具备高素质的领导者。只有具备完善的条件,企业利用目标成本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才能成功。
2. 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企业开展物流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获取额外的利润,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以尽可能低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产出。但大多数企业都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来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而仅局限于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事后管理既不深入探究高成本的各项原因,也不对各项物流成本的指标进行多维比较。没有系统的分析比较,就不能对各项差异和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其直接结果就是目标成本法无法发挥其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重视显性物流成本的管理,忽视隐性物流成本的管理。通常企业的物流成本由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部分构成,其中显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装卸成本、仓储成本、订单处理成本与信息系统成本、批量成本和包装成本4;隐性成本包括由物流运作不畅导致的库存持有成本和影响物流服务水平的各项成本,其中库存持有成本包括库存费用增加的资金利息成本、库存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管理不善造成的货物损失成本等(具体如图1)。
企业都要对每个过程进行检验与控制,若不符合,则重新定位,直到企业的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变动差异落在允许的范围内为止。企业重视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管理,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核算准则来规范企业的各项物流费用,一般显性的物流成本都被归为成本和费用计入相关的会计科目,在事后的物流成本分析中,企业无法衡量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当然就无法衡量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目标成本的确定涉及到海量的数据,纯手工的分析不但效率低下且错误很多,财务部门因其资源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子目标成本进行核算校对。另外,因缺乏历史数据,企业无法根据前一阶段的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和不利因素,当然无法对各级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与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促使企业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发展为低成本高服务竞争,由此第三方物流应用而生。第三方物流企业因其更专业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已然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近几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正以每年16%-25%的速度增长。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新的物流运输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物资流通效率、节省仓储运输等物流费用,已经受到业界的普遍重视。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尚处在发展阶段,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性的服务,很少有企业能够提供国际流行的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物流服务。
社会分工专业化让企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核心资源和业务,而把不精通的业务进行外包。第三方物流因其有专业技术和综合管理的显著优势所以得到了迅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指制造业、商业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由自己处理的企业内部或外延的物流活动,通过委托合同的方式将其交由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进行管理运营,并借助企业与物流服务公司互联的信息系统平台交互物流信息,以实现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全面控制管理的一种新型物流运作管理模式。换而言之,由物品流动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物品交付,以实现物品时间空间转移。
对流运输也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相互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做相对方向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前几年出现过“对流热”,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对流运输,但最终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对流运输属于不合理运输。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不断的提高物流运作的质量和效率,采取对流运输方式无疑成为其最佳的选择。通过采取对流运输方式,可以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车辆空载率、缩短车辆找货等待时间,从而降低企业物流运作成本。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着大量个体运输服务提供商信息,在两者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个体运输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企业的货物特性、装卸要求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物流货损率,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推行对流运输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目的在于,解决返程空载问题。班车模式是解决返程空载问题的有效途径,班车模式在不考虑车辆满载与否、天气状况等因素情况下,通过在货物供应地与接收地之间制定了定时定点定班次的物流运输计划。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服务区域内设置物流配送中心后,就可以通过区域配送中心链接物流服务需求方,并可以抛开客户订单具体内容,采取固定发货周期的大批量货物运输方式。
对流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返程空载,即使正向运输过程中车辆满载,全程车辆的使用率也仅有一半。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无疑降低车辆返程空载率,将有益于企业减少物流成本支出,提升企业利润空间。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着大量个体运输服务提供商信息,在两者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个体运输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企业的货物特性、装卸要求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物流货损率,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第三方物流企业利润空间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通过开源,另一方面则是节流,采取对流运输方式有助于同时实现开源和节流。为实现对流运输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优惠政策在物流服务网络各节点开发货源,保障物流网络中有充足、稳定的货源,避免回流等货现象的出现。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于个体物流运输服务提供商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以通过必要的激励措施,促使个体服务提供商改进车辆技术装备,在对流运输中对车辆信息进行实时的控制和管理,进行有效调度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按照现论思想理念,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通过对物流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达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实现物流信息在物流服务网络各物流服务需求点和提供地之间高效的传输,以便为企业或客户提供及时服务。对流运输过程中,需要在供应方、接收方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形成战略信任的伙伴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物流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建设,而建立覆盖三者的物流信息系统,有助于在供应方、接收方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快速有效的互通物流信息,减少回流车辆等货的时间,提供回程车辆的满载率,降低企业物流运输成本。
对流运输需要第三物流企业物流服务网络中的多个节点进行协作,并且当单边线路两端节点具有稳定均衡的货源时,才能在线路两端的节点形成对流运输,物流服务网络节点也会主动的发起对流运输业务及组织返程货源,以降低各自节点的物流运作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网络各节点间实施对流运输,有益于在节点间共享车辆资源,提供各节点物流运输车辆使用效率,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成本。
物流服务网络中各节点的运营费用开支不是一笔小数目,特别是对于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单纯的通过大批量货物整车运输是无法有效降低物流运作成本,需要综合运用多类管理技巧和方法。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实现真正盈利,唯有通过不断的开源节流。从节流的角度出发,采取对流运输方式无疑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网点降低运营成本的有效途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网络中积极开拓市场,尽可能的实现各网点g货物的对流运输服务,从而降低车辆返程空载率,避免出现车辆回程等货时间过长。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网络中实现对流运输服务可以降低企业单位物流运输成本,降低企业物流运营成本,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利润空间。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全面。现行企业日常成本会计核算的范围着重于采购物流、销售环节物流,而忽视了其它物流环节的会计核算。按照现代物流的内涵,物流应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企业内部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与此相应的物流费用也应包括: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企业内部物流费、销售物流费、逆向物流费等项目。从会计核算内容看,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储企业的费用列入专项成本,而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由于和企业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混在一起,因而经常被忽视或分摊到其它成本项目之中,甚至有些没有被列入成本核算。其结果必然是导致物流成本低估或模糊不清。影响了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物流成本项目的管理,也不利于相关利益者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者的经营决策。
(2)物流成本会计信息与其它成本费用信息混杂。由于物流活动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之中,并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因此,对于相关物流费用的会计核算也基本上并入产品成本核算之中,与企业其它成本费用混合计入相关科目和账户。例如:对于因取得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仓储费,以及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检验整理费等,只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核算,成为销售成本的一部分从总销售收入中扣除,以得到总利润。物流成本会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的混杂,导致有关物流的数据信息必须从相关会计核算中分拣归纳出来,过程复杂且数据的时效性差,不利于企业物流管理和绩效的评价,无法及时进行对比分析和有效控制物流成本项目。
(3)部分物流费用是企业间接费用的一部分,其分配方法依然沿用现行企业会计核算方法,掩盖了企业物流成本项目。随着物流费用对企业利润贡献的不断增大,现行会计核算方法中,间接费用是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来分配的,这不仅扭曲了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也不利于企业生产业绩的考核与评价,从而导致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基于这些数据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企业运输成本增加,应该是企业物流成本增加,而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表现为企业材料成本增加;企业仓库货品损失,也应该是企业物流成本增加,而在现行会计核算中却表现为企业营业外支出等等。
物流成本项目从核算对象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宏观物流成本和微观物流成本。微观物流成本根据发生物流费用企业的性质,可以分为货主企业发生的物流费用和第三方物流费用。宏观物流成本是核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物流总成本,是不同性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总和。国家物流成本总额占GDP的比例,已经成为各国物流服务水平高低的标志。按照世界银行统计给出的数据,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是16.7%,由于我国现行会计核算体系无法直接核算企业的物流成本。所以,我国业内不同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比例估计物流总成本和需求,从10%几到30%几不等,其间的差额较大,这也给我们理论研究和分析带来了混乱,往往使实际工作无所适从。根据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活动来分类,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三大类。目前世界各国在进行物流成本内部结构比例分析的时候,均采用这一基本方法。它可以及时显示不同物流功能结构所耗费的成本比例,也能够更进一步准确找出物流成本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从企业内部来看,货物购买或销售时产生的运输成本往往包含在货物的购入成本或产品销售成本之中;厂内运输成本常常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订单处理成本一般包含在销售费用之中;部分存货持有成本也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之中等等。从供应链角度来看,则会发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总成本,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中,又分布在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不同合作伙伴之中。
按照“物流费用冰山”说的观点,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大,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环节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大家只能看到物流费用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下边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成本费的主体部分。一般来说,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按照企业对外支付和内部发生物流成本费用的实际,一般情况下,影响企业物流成本费用的主要因素应包括: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物流各项功能之间,某一种功能成本的降低,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加。由于构成物流成本的元素很多,各种费用互相关联,工作头绪多。因此,要想切实进行企业的物流成本项目分析,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费用,就必须设立物流成本管理工作目标,明确物流管理任务,确定物流管理工作的优先级别,以项目责任管理的方法,有序受控的开展工作,为企业整个系统的利润最大化做出贡献。要明确物流成本项目的构成,从现行财务成本费用中剥离出属于物流成本范畴的内容,分析和比较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费用与其他费用之间的关系,掌握企业物流系统的成本项目。分领域全面清理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根据建立的企业物流成本项目数据库,从而建立起企业物流成本项目科学的比较分析基础。